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高校信息 - 高校资讯 - 正文
[厦门] 今年名校抢生源"讲策略"
来源:厦门晚报 2005-6-22 10:12:44 【字体:小 大】

送海报式感谢信,打电话招揽优秀生……学校事先签订的招生纪律“责任书”已失效

  本报讯 (张敏) 尽管市招生考试中心一再强调,从中考结束到7月中上旬志愿填报,考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学校。但是,早在上周,一场关于招揽优秀生源的“策略战”已经由某名校率先挑起了。

  所谓“策略”,就是给其他中学送海报式的感谢信,感谢对方输送的哪些学生,在去年的高考中如何取得辉煌成绩,请求对方帮助张贴,以达到鼓励学生报考的效果。多数学校的感谢信,还是由这所名校的领导亲自送上门的。这在某种程度上,再次反映了一些名校关注中考甚于高考的心态。

  除了送感谢信,有的名校还暗地里打电话给各校的优秀生。有的学生已经向本报反映了其中的详情。

  尽管在今年4月29日,市教育局与各区教育局及市属13所学校首次签订“责任书”,严明招生宣传纪律,比如不得单一宣传高考、中考的成绩等。业内人士分析:虽然感谢信的日期落款是在4月29日之前,从方法上欲盖弥彰,试图逃避“免责”,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说谎,否则为何在近期才分发?他们认为,这种打“擦边球”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破坏规则,容易引起新一轮变相的生源争夺战。而去年,一些名校的宣传大战仍让人历历在目;2003年,有些名校为了拼抢生源,暗中派人购买志愿表,“指导”某中学的一些优秀生临时更改志愿,更是成了教育界不敢公开的秘密。

  果然不出所料,近日,有的名校被迫回应了,依然是采用登门送感谢信的方法。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的中考,实际上跳动着一些名校校长比考生更加“焦急不安”的心。一普通学校的校长告诉记者:按他预计,中考生源之战会在6月23日,也就是考试结束当天晚上才暗中打响,没想到有些学校还是按捺不住了,更早的几个月前,就可以在一些公交车站看到某校关于去年高考、奥赛成绩的广告。套用一位名人说的话,叫“抢生源不相信眼泪”,真不知道这是狂热还是悲哀。

  一位名校领导坦言:每到招生季节,自己的心情就很难受,不仅自己有压力,学校的老师也有压力,连一些热爱母校的校友都有压力。他说,两三个月前,自己的家人甚至都在不断提醒他:“赶紧养精蓄锐,后面还要打战呢!”

  有家长反映,去年,为了招揽生源,有的名校教师放下了“师道尊严”,亲自登门造访,发挥惊人的口才,并一再承诺:本校有哪些名师将执教新的高一年级。但学生一上该校后,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,开始怀疑有的老师的水平,到后面甚至发展到提出强烈抗议,要求更换教师。家长说,一个人的五个指头都有长短,更何况教师呢?他们能理解校方的难处,但学校把话说过了头,实际上到头来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声誉。

 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说过:“要让教师享受自己的精神家园。”一些名校的教师也盼望,到了暑假的时候,能像其他中学的老师那样,该旅游的旅游,该培训的培训,快快乐乐享受自己应有的假期,而不是无奈地扮演起“说客”的角色。他们认为,名校与名校之间的竞争,一些做法应该优雅一点,有文化一点,要有名校的气度和风范,老是在一个狭窄的招生领域里折腾,其功利色彩自然一目了然。有社会人士则认为:良好的生源结构应允许有“级差”,比如这所学校招前一、三、五名,那所学校招二、四、六,彼此都不要想把所有的好生源都往自己“口袋”里装,心平气和,就不容易“出格”甚至“挨板子”。

  

没有相关文章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最新文章